The Republic of Agora

俄乌战争・2023春季战局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战争,目的是把作为德、法等帝国主义国家附属国的乌克兰的全部或局部重新纳入俄罗斯帝国主义的控制下,乃至于进一步变成殖民地。

当代张敬轩 | 2023.05.02

两个月来,战线几无变动,战争完全处于相持阶段:俄军在巴赫穆特、阿夫季耶夫卡、马林卡等地徒耗实力,乌军也仍在蓄力之中。总结无甚可写,本文姑且更多展望一下未来。

一、春季战局进展

1、巴赫穆特战场

2023年1—2月,俄军在冬季攻势中以瓦格纳雇佣军集团为主力,袭占苏勒达尔镇、克拉斯纳霍拉镇,从而三面包围了巴赫穆特市。

3月1日,乌军放弃巴赫穆特河东岸的巴赫穆特市区,并把大部分兵力从巴赫穆特市区撤出。据称巴赫穆特守军一度仅剩数百人,乌军还把包括补给线上桥梁在内的几处重要桥梁给炸毁了,此时乌军似有放弃巴赫穆特之意。但是到了3月6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上将、乌陆军总司令兼“霍尔恰蒂岛”战略战役集群(乌军的方面军级单位,负责整个顿巴斯方向)司令西尔斯基上将三人举行会议后,决定继续坚守巴赫穆特。至迟3月9日,乌军又修复了主要补给线O0509公路(这是一条乡道级别的土路)上的桥梁(实际是水泥管搭的便桥,很有1990年代浙江村道风格),并继续向巴赫穆特城内输送力量。

此后,俄军在市区内的进展十分缓慢。至4月2日,俄军才拿下了巴赫穆特市议会大楼,控制了城市中心区大部。乌军且战且退,在4月8日放弃铁路以东地区,除火车站等几个据点外基本上退到了铁路以西。至4月底,俄军进一步清除了铁路以东市区内乌军残留的据点,并在局部地区突破到铁路以西,然后也仅限于此了。

目前,俄军占领了巴赫穆特市区差不多三分之二的面积,每日进展速度只能说是聊胜于无。即便一切条件不变,巴赫穆特市区再坚守一个月以上应该不成问题。至于所谓围城打援的说法实际上不值一驳,因为俄军每天消耗的炮弹和雇佣军人力都是宝贵的;更不必说士气再而衰、三而竭,即便真有“打援兵团”,备战那么久而无战机也早就丧失战力了。

2、其他战场

2023年3、4月间,俄军在马林卡、阿夫季耶夫卡等战场也发动了战术进攻,但收效甚微,成果还不如在巴赫穆特战场。

2023年4月24日,乌军派兵渡过第聂伯河到东岸的赫尔松州境内活动,但应该只是试探性行动,因为乌军并不具备进行大规模两栖登陆作战的能力。

2023年3、4月间,俄军每个月确认阵亡的官兵就接近3000人;今年以来,俄军(包括雇佣军,不包括傀儡军)确认阵亡的官兵已超过1万人。至4月底,俄军及其傀儡军已确认的阵亡人数已超过了3万人,伤亡在15万以上。至于乌军阵亡者在4万人以上,虽大概率仍高于俄方,但今年以来的伤亡已同俄方相接近。这主要是因为,俄方的兵员质量和装备优势都大幅度下降了。泽连斯基在2023年3月23日对日本记者哭穷说,俄军每天发射的炮弹是乌军的3倍;但去年同期这个数字是6倍,主要方向上更是达到10倍以上。

3、俄军战略轰炸

因精确制导武器的库存不断下降,俄军战略轰炸的频率和力度进一步下降。进入3月以来,俄军仅能每个月对乌克兰深远后方发动1次战略轰炸,规模也不如前,且都是报复乌军袭击其大后方。不仅如此,俄空天军甚至发展到了每天出动6架次进行战术打击还能写进战报炫耀的地步。

4、乌方对俄联邦大后方的袭击

2023年3月2日,乌方麾下的俄联邦反对派武装袭击了俄联邦布良斯克州克里莫夫斯基区,造成了俄方平民伤亡。2023年4月底,乌方又对塞瓦斯托波尔的俄军军港发动袭击,造成了一定的损失。这两次袭击后,俄方都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报复。此外,乌方还日常炮击别尔格罗德州,俄后方的乌克兰游击队和俄内部反对派武装分子也不时展开一些游击行动乃至打死一些翼赞战争的人物,但也再没有去年刻赤海峡大桥爆破那样令人印象深刻的袭击行动了。

二、战争现状

1、俄罗斯方面

不迟于2022年底,俄军重组了自己的指挥链:成立了特别军事行动联合部队总指挥部,统辖所有参加乌克兰战争的俄军,现在总指挥由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大将兼任。该总指挥部下辖5—6个方面军级的军队集群,再下辖集团军/军,再下辖师/旅。

2023年3月以来,随着俄军的兵员质量优势和兵器优势不断下降,俄军在前线的损失速度不断增加,而战果却寥寥无几。自开战以来,俄方已经阵亡3万多人,损失15万人以上。兵器的补充也不尽如人意:坦克损失已超过2500辆,且解封、改装、修理坦克的速度堪忧,导致本来应有大量T-72(固然是早期型号)库存的俄军现在竟然不得不启用T-62乃至T-55充数。战前库存的远程导弹早已消耗殆尽,炮弹现在也只能生产多少、打出多少(俄方的产能仍稍大于美国,但应该不如北约能调动的所有产能)了。因此,俄军难以占领巴赫穆特,更难于突破利曼—斯拉维扬斯克—克拉马托尔斯克—康斯坦丁诺夫卡防线的沉重任务。实际上,除在巴赫穆特等几个战场继续表演式的进攻外,俄军在其他战线上已全部转入防御,大挖战壕、静待乌军反攻。

外交上俄帝面对西方步步紧逼(如国际刑事法院对普京发出逮捕令)办法不多,除了在白俄罗斯部署核武器进行日常核讹诈操作外,几乎陷入了黔驴技穷的状态。不过俄帝操纵粮食、化肥武器却有一些收获,成功拉拢到埃及、巴西等中小国家,政治上有些许收益(但不值得高估),经济上也得以继续维持。

俄方内部的矛盾也在加剧。2023年4月27日,俄国防部负责后勤的副部长米哈伊尔.米津采夫上将宣布辞职,俄当局不久任命了其继任者。而瓦格纳雇佣军头目普里戈津马上向他提供了瓦格纳雇佣军副总指挥的岗位。还不清楚米津采夫是否上任。米津采夫应该是在为俄军糟糕的后勤负责,而普里戈津则看中了他在俄后勤利益链条上调度资源为瓦格纳服务的潜在能力。同时,普里戈津又大肆发表失败主义言论,宣称乌军即将大反攻、瓦格纳若得不到充足补给将要退出前线云云,以期向上施压、索取物资。

2、乌克兰当局方面

不迟于2022年底,乌军也重组了自己的指挥链。乌军目前划分为三个方面军级的【战略战役集群】(即战略战役军团,方面军级),它们是由过去的战役集群、战役战术集群合并而来的:“霍尔恰蒂岛”(本系第聂伯河上一岛屿)战略战役集群,司令官由乌陆军司令西尔斯基上将兼任,负责整个顿巴斯方向的作战;基辅战略战役集群,司令官为前联合部队战役司令部司令、基辅军管局局长帕夫柳克中将,负责北线俄乌、俄白国境线防御(防止俄军重启第二战场);塔夫里亚战略战役集群,司令官为亚历山大.塔尔纳夫斯基准将,负责南方方向的作战。战略战役集群下辖战役集群(集团军级)、战役战术集群(军级),再下辖旅。

乌军在防御中表现比较稳定,但要进行反攻则依然面临如同山积一般的问题。乌军的装备补充目前基本上依靠向北约化缘,其承诺数量和到位速度都不理想。以坦克为例,至2023年2月底,西方本年内仅为乌克兰提供了156辆坦克,估计目前也不超过300辆;M1A1坦克和豹1坦克都刚刚开始交付。战机方面,仅有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移交了本国的米格-29给乌克兰使用,乌军很难利用它们夺取制空权、掩护地面部队。乌军赖以阻止俄空天军活跃的防空导弹也即将耗尽,而北约承诺的援助即便全部到位也只有过去巅峰时期的60%。在这种情况下,乌军手头能用来发动反攻的家底并不雄厚,甚至可说“只此一付家当”,所以乌军至今也未展开大规模反攻也就不难理解了。

3、其他国家方面

在英美的种种压力(如英国允诺向乌军提供贫铀穿甲弹,等等)之下,法、德也不得不向乌克兰提供较多的军事援助。尤其是德国,对俄态度也日趋强硬。尽管如此,法、德仍不放弃通过某大国寻求与俄帝斡旋的机会,试图避免两败俱伤的结局。

美帝政治上收获颇丰:2023年4月4日,芬兰加入北约,仅此收获就足以抵消其军援的花费。然而,从2023年3月初开始,美国国内却发生了金融恐慌,造成了经济上的不安定。这不能不对其后续动作有所妨碍。

某大国见双方陷入对峙,又活跃起来,对俄、乌双方以及欧洲各国展开了外交活动。此处不能详谈。

三、战争趋势

俄军从2023年1月开始的本轮重点进攻现已基本上失败,但由于乌方不得不依赖外援来作战,所以还未能发起战略反攻。目前乌军已掌握战略主动,但同样由于其依赖外援、且外援又十分有限,所以乌方能用于战略反攻的资源也是极为有限且不可再生的。若乌军在一次反攻战役中发挥不好,则其好不容易获得的优势又会失去。乌方统帅部也明白这一点,所以十分谨慎;然而也正因为乌方依靠外援作战,所以反攻也不能无限制拖延下去,否则西方很难再进行持续的援助。总的来说,乌方在未来两个月内发动战略反攻的概率较高,若其获胜则战争的结局自然对乌克兰十分有利;若其失败,则俄乌之间的消耗战又将持续下去,或许双方终有一日不得不考虑回到谈判桌上了。

image1 ▲ 原载《知乎》链接。

Made with by Agora